重阳节丨九九田埂上,藏着长辈的光阴与期盼

首页    重阳节丨九九田埂上,藏着长辈的光阴与期盼

 

 

重阳节 · 感恩敬老

重阳节(Double Ninth Festival ),又称“重九”、“踏秋”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。《易经》中将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称“重阳”。

 

 

 

 

当重阳的风掠过田垄,金黄的稻穗已归仓,田埂边的菊花正悄然盛放。这个被称作“老人节”的传统节日,从来都与土地有着最深厚的联结——它诞生于农耕文明的沃土,如今又在千万老年农人手中,延续着劳作与传承的故事。

 

 

对许多长辈而言,田地是比任何港湾都踏实的归宿。中国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明确60周岁为老年年龄起点,而在小农户群体中,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高达35.79%,其中70岁及以上仍在耕作的占比14.87%。这些身影或许是你的爷爷奶奶,或是邻家叔叔阿姨,他们把田地当作“最后一片战场”,春种时的躬身、秋收时的扬镰,不仅是劳作,更是对人生的耕耘,对传承的坚守。

 

 

 

 

重阳节的时序里

重阳节根植于农耕文明,农历九月初九恰逢秋收尾声,农人趁此时节庆丰收、祭祖先。老辈人依重阳天气预判农事,如“重阳有雨一冬温,重阳无晴一冬冰”的农谚便流传至今。此时田间需做好翻耕培肥、冬播作物管护、大棚保温及秸秆清理等工作,为来年丰产打基础。

 

 

重阳节的深意

重阳的核心不仅是传统习俗,更在于农耕智慧的传承。农村长辈是农业知识的活载体,节气农事、作物管护等经验皆在田间相传。这个节日是最好的陪伴契机,陪长辈打理农事、听他们讲耕种经验,便是将孝心与农耕传承融入日常,比空泛的劝说更有温度。

 

 

 

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田埂,会发现重阳的“敬老”与“农耕”早已浑然一体。长辈们在土地上收获的不仅是粮食,更是被需要的价值感;我们在陪伴中传承的不仅是农耕技巧,更是血脉里的土地情怀。

 

 

这个重阳,不妨回到田边。看长辈用粗糙的手抚摸新播的种子,听他们讲过去的耕种故事,和他们一起期待下一季的丰收。毕竟,最珍贵的孝心,从来都藏在懂得与参与里;最动人的传承,正在这秋光里的田埂上悄然生长。

 

 
 
 
2025年10月26日 15:26
浏览量:0
收藏
2025年10月29日重阳节到来了!